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3-04 16:03  |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去江滩,趣江滩 | 长江边这条水位尺,竟有几百年历史!


要说有历史感的地方,江滩里面可不少。

武昌江滩的粤汉铁路遗址,青山江滩的工业文化遗址,都已成为市民游客钟爱的江滩景点。

今天的“去江滩,趣江滩”栏目将带大家走进——黄花矶江滩,去探索藏在其中的水文化历史遗迹。

长江边的水文标尺 铭刻数百年波澜壮阔

黄花矶江滩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上游方向,是武昌区最早完成整治建设的一片江滩区域。

矶,指的是水岸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形似环水的半岛。

黄花矶是一座突出的岩石驳岸,于乾隆元年(1736年)人工修建而成,它曾经是清朝时期重要的防洪设施,起着保护堤防和码头的作用。

在黄花矶面向江水的驳岸石壁上,遗存着24块凸出于壁面的方形石,这种凹凸结构能够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引导水的走势,减轻江水对堤岸的冲刷。

除此之外,每逢枯水季节还能在石壁上看到用来记录江水水位的水文标尺。

两条水文标尺镌刻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之上,下层一条由“九尺”至“一丈九尺”,上层一条由“一丈九尺”至“二丈九尺”,经历近300年的江水侵蚀,尺度依旧清晰可读。

近看驳岸石壁,每块岩石都布满风化水蚀的痕迹,表面上还附着着一层暗绿色的苔藓,历史感扑面而来。

昔日科考接官码头 变身亲水纳凉好去处

黄花矶观景平台上,一座凉亭独立于岸边,橙红色的琉璃瓦顶是冬季园区中的一抹亮色,而它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据文史专家介绍,黄花矶所在的位置原是一座水驿码头(皇华馆码头),码头内的皇华馆是清代科举时考官所居之地。

每逢乡试,朝廷分派的考官一行人等由码头上岸,现有凉亭就是根据当时的“接官亭”仿建而成。

摄影:涂汉溪

百年前的码头,逐渐发展成今天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夏季的傍晚,附近的居民都会来此纳凉、亲水。

摄影:陈凤林

在亭中凭栏远眺,武汉长江大桥上列车飞驰,隆隆作响,鹦鹉洲大桥明亮的色彩与晚霞流云交相呼应,美不胜收。

黄花矶江滩具体位置:

可定位至“临江大道音乐学院公交站”,由黄花矶闸口进入园区

开放时间:

夏季 早7:00-晚22:00

冬季 早7:30-晚21:00


一座斑驳的矶岸,见证着数百年历史时光中的江水涨退,一座仿古的凉亭,映衬出武汉人依水而生的悠然自在。

周末升温放晴,三月好春光陆续上线,安排个时间出发黄花矶,一起观历史,享生活。


(转载自极目新闻)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