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3-23 15:03  |  武汉市水务局

防汛备汛丨汛前隐患“大排查” 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汛期即将到来,备汛刻不容缓,为切实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自3月中旬开始,市水务局持续开展防汛备汛检查调研工作,排查隐患风险、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江城安澜。武汉水务微信公众号将通过“防汛备汛”专栏,持续更新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推进全市防汛备汛工作和水务信息化建设

3月中旬,局防御处联合市水务信息中心赴各中心城区开展调研检查,重点考察各区汛前准备情况和水务信息化工作,统筹推进全市防汛备汛工作和水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赋能进一步保障荆楚安澜。

积极谋划、紧盯隐患风险点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针对性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预案编制、修订和演练情况,监测预报预警准备情况,工程设施运行维护情况,水毁修复情况,在建工程安全备汛情况,防汛抢险物料准备情况,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8个方面的汛前准备工作。调研检查组座谈重点了解汛前排查出的97处隐患整改情况及清单化管理落实情况,现场检查岱家山水库、大庆闸至江汉一桥段护坡等施工场地,督导各区抢推工程进度,落实“一点一策”机制和动态管理清单,不留隐患风险入汛。

统筹建管、推动数字化转型

依托《武汉市水务数字化流域建设工作方案》,调研检查组详细听取了各区机构设置情况、系统建设情况、前端感知设备安装情况、后续信息化建设安排情况等4个方面的工作现状。调研检查组结合各区水务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交流分享了“工程+”和“+工程”的推进思路,促进市水务局智慧水务平台一期项目成果充分应用,形成市、区两级统筹建设、合力共为的新格局;要求各区加强智慧水务平台功能运用,通过数字技术支撑防御管理工作高效化、规范化转型。

查治隐患“全覆盖” 筑牢防汛“安全堤”

近日,局堤防处联合市堤建中心、水科院、防洪院及相关单位,深入开展河道堤防工程汛前安全大检查,筑牢防汛“安全堤”。

突出重点 打好隐患排查“主动战”

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重点排查武汉境内长江、汉江及重要支流防汛备汛情况,重点巡查金水河、滠水、倒水、索子长河、通顺河、沙河、下石港河、马影河、庙五河、新河、夏家寺河、界河、东河、鄢家河、举水、府澴河、东荆河、汉北河等18条重要支流。着重对涉河涉堤项目及在建水利工程防汛度汛预案编制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河道堤防明口工程复堤、妨碍河道行洪突出的建构筑物、水毁修复等情况进行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力打好防汛安全隐患排查“主动战”。

明确分工 擦亮隐患排查“火眼睛”

严格按照市防办印发的《全市防汛抗旱设施及建设工程汛前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分工,统筹“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分组分段抓好河道堤防工程隐患排查。通过实地踏勘、检查备汛物资、出入库台账、与基层河道堤防管理人员交流等方式,全面排查河道堤防防汛隐患,覆盖全市沿江15个区共670余公里三级以上河道堤防、210处通道闸口、676处穿堤建构筑物等重要设施和部位,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落实堤防设施防汛责任人,做到堤防工程设施检查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无遗漏。

压实责任 抢出隐患整治“加速度”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整治并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河道堤防崩岸、滑坡等水毁问题,要积极争取区政府,抢抓汛前低水位施工有利时机,全力推进堤防工程水毁修复,确保4月30日前修复完成。对于在建涉河工程,要求督促建设单位强化组织、倒排工期、优化工序,加快实施,特别对9处涉堤明口、12处沿江基坑工程,必须在汛前完成明口复堤、基坑封底,恢复堤防防洪能力。对于汛前确实无法完工的涉河工程,要求汛前完成防洪工程建设内容,并做好工程度汛预案、落实防汛措施,确保防汛安全。


局防御处、堤防处供稿)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