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退人不撤,严防死守护安澜!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印发紧急通知
要求切实加强退水期
河道堤防巡查防守工作
做到洪水不退、人员不撤、思想不松
确保退水期河道堤防安全
目前,湖北省长江干流莲花塘站以下河段及入江支流水位已出峰回落,但受上游降雨等影响,湖北省江河堤防超设防水位以上运行还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为确保退水期河道堤防安全,7月9日,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克服麻痹思想、加强技术指导、强化险情处置,切实加强退水期河道堤防巡查防守工作。
通知指出,截至7月9日8时,全省超警戒或设防水位堤防长度仍达1667公里,与此同时,堤防在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风浪淘刷和水位下降情况下,发生散浸、管涌、崩塌、脱坡等险情几率增大。
通知要求,要加强宣传退水期堤防风险隐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以确保堤防不决口为目标,毫不懈怠地做好堤防巡查防守工作。退出警戒和设防水位的堤防,巡堤查险人员可按规定有序、逐步减少,但不得突然全部撤离,以确保巡堤查险工作的连续性。
通知要求,“老水利”“老防汛”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针对退水期、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加强对干部群众巡堤查险的技术指导。一是要加强临水坡的巡查。二是要加强堤后沟渠、河道、堰塘的巡查。三是要加强崩岸的巡查。四是要加大巡查范围。通知同时对管涌等险情处置也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明防汛工作纪律,及时统计、核实和报送堤防出险情况,严禁漏报、迟报、瞒报。同时,各级防指要尽力为巡堤查险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和需求。
入梅以来,我市共经历了4轮暴雨过程,降水时间集中,累计雨量大,江河水位急剧上升,长江汉口站水位分别于6月27日、7月1日突破设防(25米)和警戒(27.3米)水位,7月4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武汉平稳过峰,汉口站在7月4日15时达到最高水位28米,超警戒水位0.7米,排历史第九高水位。
在此期间,一堤之隔,却展现出两种场景:堤外江水滔滔,堤内井然有序。为守护这份安宁,全市河道堤防部门提前行动、迅速响应,查险情、观水势,24小时坚守防汛一线,合力筑牢安全屏障。
科学研判,提前部署

密切关注雨水汛情变化,跟踪掌握预警动态,对雨水汛情监测预报信息进行科学高效分析和趋势研判,每日三次滚动更新动态。根据预测信息,在武汉关即将超设防水位前,提前部署应急响应应对工作,提高灾情的预判性和预见性,推动关口前移,为防汛救灾打好提前量、争取主动权。
加强巡查,守护平安
6月27日6时,市防指启动Ⅳ级应急响应,7月1日22时,市防指将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全市各区相继启动响应。
响应启动后,全市河道堤防部门积极应对,加强巡堤查险,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要求落实巡堤值守人员,全力做好巡堤查险,截至7月11日7时,全市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共116002人次,最多时封堵闸口109座,搭设防汛哨棚862个。
根据实时水雨情及汛情发展趋势,特别是超警戒或即将超警戒的连江支流及中小河流,及时组织相关区进行针对性会商调度,对防汛工作进行再研判、再强调、再部署,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全市江滩管理部门落实24小时防汛值守、全时段巡堤查险,对涉水区域的设施进行拆除转移及断电处理,加强园区巡查管理,落实防溺水措施,保障市民游客安全。
督导助力,不留死角

市防办堤防督导组会同防汛专家组每天分赴各区重点堤段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导,堤防专管单位加强群防人员现场培训,提高巡堤防守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相关区对堤防采取拉网式巡查,从临水面堤防附近水域到平台、堤脚、堤坡、堤顶、背水面堤防工程及安全保护范围区域进行全面巡查,确保巡查不漏一处死角。
(局堤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