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7-31 16:07  |  湖北日报

1.07亿吨!这里实现污水处理“全闭环”→


大东湖深隧

是国内首条投入运营的

城市深层污水传输隧道

它不仅能高效处理污水

还有“智慧”大脑助力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贡献了不少力量

↓↓↓

今年上半年,大东湖深隧项目处理水量达到1.07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整体运行平稳。

位于铁机路的二郎庙预处理站,是大东湖深隧工程的“起点”和“核心大脑”。一楼的智慧控制中心内,大屏幕显示着实时的污水流量及累计流量。项目公司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利用深隧内预埋传感器,将站点运行数据上传智慧平台,实时监测深隧运行情况。

大东湖深隧项目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累计污水处理量已突破7.6亿吨。今年1月、2月,项目月均输水量分别达到1765万吨和181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7%,有效应对了连续降雨和冰冻降雪融水对污水处理的影响。6月18日入梅以来,项目月均输水量增至1822万吨,日处理水量最高为92.62万吨,比往常日处理均值高52.49%,充分展现了项目的应对能力和调度效率。

大东湖深隧是国内首条投入运营的城市深层污水传输隧道,主隧全长17.5公里,直径3米至3.4米,埋于地下30米至50米。主隧起于二郎庙预处理站,沿沙湖大道、欢乐大道至三环线,转至武鄂高速,再经严西湖、北湖公园至北湖污水处理厂。深隧收集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及东湖风景区部分污水,进行预处理,再输送到北湖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的全闭环处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惠及大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


(转载自湖北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