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08-28 17:08  |  新华网

央媒聚焦丨武汉:“强预警”促“稳度汛”


8月24日

新华网以《以动态预警加速“防汛”响应 

武汉平稳度过主汛期》为题

聚焦报道今年防汛关键期

武汉市落实防汛各项工作

守护城市安澜相关举措

全文如下

↓↓↓

近日,水利部宣布“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结束。截至目前,武汉市全力应对了长江3次编号洪水,汉江1次编号洪水。8月9日0时,长江汉口站退出设防水位,长江武汉段超设防水位运行累计达43天。今年的防汛关键期,武汉市抓实、抓牢、抓细防汛各项工作,实现城市安澜。

部门联动 动态预警

入汛以来,武汉市水务局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通过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紧密合作,每日滚动更新防汛动态,加密频次推送雨水汛情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武汉市水务局组织多部门连线开展汛期会商研判、指挥调度。新华网发

武汉市梅雨期共经历5轮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全市累计降雨量平均达到539.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超九成。随着汛情的变化,长江汉口站水位迅速攀升,接连突破设防和警戒水位,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应对汛情。

通过加频加密气象灾害预警,截至8月9日终止防汛应急响应,武汉市累计发布暴雨、雷电、雷雨大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35次。其中,暴雨灾害预警信号64次,按预警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是5次、29次、30次。

通过紧盯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武汉市水务局动态分析研判主雨带变化、台风“格美”走向及环流影响,紧盯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夯实“3345”预警叫应机制。据统计,全市累计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8次,预警短信795条,未发生一起山洪灾害。

为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今年武汉市、区两级水务部门针对城市内涝、水库抢险、山洪灾害避险、通信抢修、供电恢复、堤坝险情处置等工作重点,共组织开展防汛培训60余场,演练40余场。范围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

精准排查 以迅迎“汛”

守护城市安澜,离不开精准的排查工作和快速的响应机制。为加强调度,加速响应,武汉市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等制度,加强防洪排涝工作调度,强化重点部位和易积水点位巡查、值守和应急处置。

工作人员在东西湖区汉江干堤巡堤。新华网发

今年以来,武汉市为应对城市排涝,强降雨期间累计出动应急值守、巡查人员25300余人次,各类巡查、抽排车辆、设备6900余台次。41座大中型泵站(中心城区16座、新城区25座)累计运行6.67亿台时,累计抽排水量24.18亿方。通过组织移动泵车等移动排涝设备加强抽排,确保关键点位雨水能及时排出。

为应对城市防洪,入汛以来,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约23万人次,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期间,根据预案组织洪山区、经开区、黄陂区安全转移天兴洲、复城垸、沌南洲垸、黄花涝等高水位民垸人员1273人,截至目前,全市江河湖库运行整体正常。

武汉市新建成的国家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救援基地(武汉)一经投用立即发挥功效。入汛以来,该基地共派出16台移动抽排车辆支援省内市州,同时统筹调度市内排涝应急力量37台移动抽排设备支援各区积水点位。

数字赋能 智慧防汛

今年以来,武汉市水务局利用水务工作数字化全面激活防汛排涝扁平化指挥体系,打造武汉市智慧水务系统集成约6000个感知设备。强降雨期间,该系统累计监测到武汉市内涝积水点21次,收集网络舆情204条,市民热线2152条。

武汉市智慧水务系统监测城市情况。新华网发

该系统可全面汇集武汉市水雨工情、涉水舆情及民情,实时感知历史险工段、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状态及城市积水情况,实时监控重点设施。同时,融合手机、视频监控、无人机、移动电脑、视频会议终端等多类设备,该系统还能通过发起视频会议、连线一线现场开展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实现各部门的连通与资源调度,为防汛排涝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武汉市“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结束,但仍处于主汛期。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联合应急部门、水上公安、属地单位做好防溺水工作,严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城市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守护城市安澜作出更大贡献。


(转载自新华网)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