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丨以水兴城 与城共新 新洲激活“水动力”→
近年来,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坚持“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的工作思路,紧盯“安全、生态、优美、为民”水务高质量发展目标,谋划重大防洪工程、完善城乡排涝系统、开展河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健全城乡供水一体化、创新水务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上持续发力,扛起管水之责、落实治水之策、答好兴水之卷,为新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
奋力夺取防汛抗旱“天时地利人和”
坚持科学研判占“天时”。依托数字化通信技术,着力完善防汛救灾风险监测机制,加快推进24小时在线监测2处市级地质风险隐患点、80处重大危险源,20个洪涝监控点、40个应急叫应终端建设。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根据雨情、水情、工情发展变化及时有力部署。严格落实安全应急值守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值守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途径,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政令畅通,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抗洪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坚持统筹调度得“地利”。严格落实抗旱预案,对重点街镇做到“一渠一策”、“一街镇一策”、“一村组一策”。统筹做好河流和水库调度,探索出“八水抗旱”稳供保产体系,健全跨区域协同合作模式,加强与麻城、红安、团风等地的沟通协调,促进水雨情信息互通互联,提前做好山洪防御和跨域调水准备工作,合理采取拦、调、引、抽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确保生产生活用水需要。持续做好各类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落实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器材储备,防汛薄弱部位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确保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坚持协同联动促“人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前瞻部署,强化协同联动,引进社会救援力量,组建防汛抢险专家组和防汛抢险队伍,与新洲特战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建立常态联动机制。汛前联合街镇组织社区应急服务站和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参与应急能力培训及实战化拉练,提升实战能力的同时,以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预案,实现“预案指导实践开展、实践反促预案完善”的良性闭环。
着力解决河湖长制“上下左右前后”
“上下”联系变紧。加强跨区河流上下游联动,积极探索跨界河湖联控机制。与团风县率先在全省签署了《道观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有效解决上游矿砂清洗、畜禽养殖排废对道观河水库的水质污染问题。同时,深入落实跨界河湖“四联”工作方案,与团风县联合印发了《新洲区、团风县开展跨界河湖联席联巡联防联控方案》,让新洲区跨界河湖治理走在全省前列。
“左右”机制更优。深入推行流域河湖长制,建立健全流域统筹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完善区、街、村三级河湖长治理权责,定期组织召开总河湖长会议、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及河湖长制联系部门联络员会议,严格执行湖北省河湖长巡查标准,年均出动履职巡查2万人次以上,清理水岸垃圾万余立方米,持续改进河湖长制考核指标体系,着力推动各单位履职尽责,保障河湖长制工作落实。
“前后”治理向好。紧抓历史存量反馈问题整改。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围绕外源截污、内修生态加快推进涨渡湖、陶家大湖水质问题按时销号。统筹推进“四源”污染综合整治,12个湖泊全面推行“人放天养”,新洲区实现劣V类湖泊清零,道观水库保持全市唯一Ⅱ类水质,少潭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开工在即。全力推动柴泊湖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施工任务,持续巩固鄢家湖黑臭水体整治成果。聚力推进幸福河湖共同缔造。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开展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全力落实全省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落实“六个一”工作任务,完成7条河湖健康评价,三庙河上榜市优秀河湖案例,新洲区小微水体整治、涨渡湖生态补水、与团风县的生态补偿机制、“四联”行动(联席联巡联防联控)情况及典型做法,先后在省河湖长微信公众号、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
建设是发展的先导,建设稳步向前,发展方能与时俱进。以重点建设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跃升,是新洲水务应时而动、乘势而起的有力举措,是不断深化为民办事实践,统筹发展和保护关系的重要法宝。
推动供排提质,是需求,也是要求
供水不足、排水不畅一直是新洲部分地区的顽疾,也是新洲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缩影。需求之变反映的是时代之变,直面新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动供排管网升级改造,打通民生发展“最后一公里”,是新洲水务人践行水利为民情怀的生动注脚。
互通共融,一体格局已现雏形。全力推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重点开展供水管网改造、分区计量、压力调控及智能化工作,加快推动区内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成功签订市区供水合作框架协议,道观河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徐古街、潘塘街)和刘集水厂至凤凰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已完工并通水试运行,阳逻二水厂至邾城街输水管道工程可研获批,道观河水厂获评全省农村供水规范化示范水厂。高效推进领导班子成员领办民生实事工作,完成省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示范水厂创建申报。牵头推动上下贯通系统抓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工作,集中整治全区7个供水厂水质提升、问题整改、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等方面。严格落实管理“三个责任”,加速区内供水主体整合,确保整合工作有例可循、风险可控,有序实现全区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安全放心供水格局。
提量促排,精准治污多点发力。全力推进排污治污科学体系建设。扩建被絮围泵站、张港泵站、阳逻开发区5号提升泵站前池等泵站3座,新增排水流量50m³/s。改造邾城大街、文昌大道、江夏大街、水韵路、民防路等路段管网约26公里,完成水韵路、民防路、人民路等9条道路的邾城雨污分流工程。邾城、阳逻、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55万吨,出水水质均达一级A。先后改建乡镇污水处理厂8座,新增涨渡湖、潘塘、道观河污水处理厂3座、一体化污水处理厂1座,全区污水处理量进一步提升。
推动监管提效,是被动,亦是主动
发展始终奔着问题去,问题既是发展桎梏,也是难得机遇。新洲水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再上一层、先行一步,以问题倒逼监管提质,引领水利管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把战线向前推,勇于打破“舒适区”。强化河道采砂执法协调联动,创新开展部门联合、跨区域联合执法巡查,完善采砂监控基础设施,实现早发现、快执法、全覆盖,今年共计开展战区巡查17次、部门联合3次、跨区域联合执法巡查2次,对举、倒、沙河及其它内河水域巡查监管45次。作为全市首个合法许可采区,顺利完成河道采砂(开采权、经营权一体化)拍卖3056万元,大胆借鉴荆州、黄冈等地禁采期设置方式,加快采砂规划修编,依法推进举水、倒水采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圆满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广节水载体创建到用水前端、生产一线,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21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33家、节水型居民小区17家,顺利通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验收及水利部中期复核,促成新洲区荣获水利部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把标准往上提,敢于跨出“自留地”。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取水,对取用水大户实行在线监控。全面提升项目管理专业化、高效化、科学化程度,积极探索水利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进一步落实重点工程常态化管理,组织召开全区水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工作暨警示教育学习会和招投标法规学习培训及交流座谈会,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体系,严肃查处招投标违法违纪行为。高标开展全区小农水管护工作,常年居于全市年终检查考核前列。积极对标省市规范化要求,获批《新洲区现代水网规划》,成功创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省级示范县,少潭河水库达标通过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库工程认定,武湖闸、沐家泾闸、涨渡湖闸通过市级标准化管理达标验收,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顺利通过市级评价验收。
推动建设提能,是乘势,更是顺势
随着武汉新城、长江新区规划的落地和实施,新洲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新洲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新洲水务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区发展大局,应势而起、与势同行,赋能项目建设向快、向稳、向新。
念兹在“资”,以借势谋发展。为充分利用水资源、做足水文章,新洲水务乘势抢抓国家增发国债重大政策机遇,加大国债、中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工具申报力度,谋划储备项目53个,总投资202亿元。策划增发国债项目推送国家发改委37个,举水灌区、倒东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三庙河、少潭河山洪沟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5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总投资7.71亿元,位居武汉市前列。同时,为确保债券资金用实用好,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建设推进机制,加大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的检查力度,推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项目验收通过后及时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长期效益。
积“蓄”成势,以造势争未来。区域发展,流域先行,《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进一步明确流域综合治理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洲水务主导谋划的涨渡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是全区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行动的重要内容,是确保长江中下游尤其是武汉市等重要目标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该工程被成功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湖北省‘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规划”及“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对保障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改善泛涨渡湖地区30余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完成涨渡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初稿,正在有序推进相关专题方案或前置要件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新洲区压力叠加、爬坡过坎的攻坚关键期。功成不日、强区有我,新洲水务始终坚持与区委、区政府同频共振、同心同德,大力发扬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实干争先的优良作风,奋力书写新洲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洲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载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