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4-11-28 17:11  |  长江日报

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秋风送爽,阳光和煦,金秋时节下的兴山县在群山环抱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不仅让鄂西南的这座小城成为康养休闲的绝佳胜地,更孕育出令人垂涎的山珍美味。

朝天吼虽然暂时陷入了“沉睡”,但如同雄狮一般,潜伏着等待着明年夏天苏醒爆发,带给游客刺激的漂流体验;昭君村依旧人潮如织,竖立在庭院中央的昭君雕像祥和而典雅,仿佛诉说着昭君出塞的故事;翠绿色的香溪河上,蜿蜒的水上公路如巨龙匍匐在水面上,成为兴山县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金秋十月,这里不仅有漫山遍野的脐橙和柑橘,还有隐于云雾之中的茶园和民宿,不如跟江美美一起走进昭君故里,在群山之间、于香溪河畔,体验独特的昭君风情。

看日出、煮清茶

在海拔999米的“岩上茶居”享受原野浪漫

推开民宿的玻璃门,躺在木质露台的摇椅上,身旁是青翠的茶园,抬头望向前方,不远处此起彼伏的山峦在云雾间若隐若现,一轮圆日缓缓上升,天际撒下缕缕金光……无论春夏秋冬,在“岩上茶居”看一次日出,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是极其浪漫的体验。而在秋季,更能一览日出和云海同时出现的绝美场景。

从山脚一路蜿蜒,在盘山公路行驶20分钟后,便到达了“岩上茶居”全景帐篷酒店。这里位于兴山县峡口镇岩岭村,建于999米的高山之巅,藏在百亩茶园之中,一座座白色的帐篷民宿就散布在茶园里,360°全方位观景,将群山和云海尽收眼底。

“在这里,可沉浸式感受自然茶旅的舒心体验,让身心回归自然。静,可眺望远山茶园绿浪翻滚;动,可畅玩户外探索运动释放自我;食,可走进生态果园体验采摘乐趣;宿,可栖息帐篷民宿枕着茶香入睡。”基地负责人乔云明介绍,“岩上茶居”共有25栋茶园帐篷民宿,还有游乐场、采摘园,着力打造成为兴山县网红户外拓展基地,和高端避暑康养度假基地,成为岩岭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路上亮丽的风景线。

秋日来到岩上茶居,百亩茶园依旧青翠,不同于春日里的娇嫩,秋天的茶叶更显沉稳,叶片舒展开来,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在帐篷民宿的露台上煮一壶清茶,看云海翻滚,融于自然,也许这便是成年人钟情于此的原因。而距离茶园民宿600米的森林运动公园却是孩童释放天性的乐园,这里有丛林探险、彩虹滑道、高空飞索、儿童游乐等大型户外拓展项目,能在大自然中享受惊险与刺激,挑战快乐与激情。

“我们还建设了530亩的小水果采摘基地,种有无花果、桑葚、树莓、苹果柿、脆李等精品水果品种,从5月中旬到11月底都有果可摘。”乔云明表示,每到秋天,基地里的苹果柿挂满枝头,黄澄澄一片,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不仅成为岩岭村的网红打卡地,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现在村里人气旺了,不少乡邻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建起了精致小果园,每年能增收2、3万元。”

然而,如今宛若仙境的“岩上茶居”,在5年前却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茶园。家乡的穷困落后触动了在外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的乔云明,在村支书的诚挚邀请下,他萌发了回乡发展文旅产业的念头。在兴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仅用半年时间将通村公路改扩建至6米宽,解决了最重要的交通问题。

2017年,乔云明回到岩岭村,成立了老岩岭农业观光公司和种养殖合作社,带头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并依托村内良好的生态条件及自然资源,紧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康养”为突破口,探索农文旅发展“新路径”。2022年,“岩上茶居”正式对外营业,迅速火遍全国,成为兴山县高山康养休憩的网红新地标。

登高山避暑、赏云海日出、耕生态农田、尝乡土美食、住原乡民居……当前,“岩上茶居”已成为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和2.5天周末农文旅康养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岩岭村“农旅融合+网红景点”的振兴路的重要内容。

尝脆李、品鲜橙

“沼气+种植”走上现代农业生态循环之路

欣赏了高山之巅的天然美景,自然也要品尝香溪河畔的生态美味。被群山包围的兴山县,山水资源极为丰富,从山脚到山顶,都孕育着天然美味的生态食材。香溪河内的冷水鱼、古夫河边的脆李和枇杷、半山坡上的昭君脐橙、高山云雾间的昭君白茶……每一种,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天然的生长环境,加上现代化的生态循环种养殖技术,为兴山县的农产品增添了双重健康保障。金秋时节,位于兴山县古夫镇古洞村的雨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里,漫山的橙树郁郁葱葱,黄澄澄的九月红脐橙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合作社负责人万忠华正忙着巡园,为一个月后的上市销售做准备。

“好山好水出好橙,古洞村靠近香溪河,海拔在200—550米左右,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类农产品。”万忠华介绍,脐橙是兴山县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香溪河谷地带,雨水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小气候条件,造就兴山脐橙上佳的品质。近年来,合作社的2100亩脐橙已通过线上线下等销售渠道走出大山,销往山东、福建、江苏、广东等地。

据了解,兴山县和秭归县仅一溪之隔,土壤、地形、气候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种植脐橙、蜜橘的“宝地”。同时,四面环山的地形,让兴山县形似一个‘聚宝盆’,白天的平均气温要高2-3度,夜晚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大,加上县内众多的河流资源,为橙树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夏季来到兴山县,一定不能错过雨林生态合作社的昭君脆李。每年7月,合作社的3000余亩脆李陆续进入成熟期,一排排李子树错落有致,青翠的李子清甜爽口,是合作社的“明星”产品之一。“我们的昭君脆李园和精品脐橙园,都采用的有机肥种植,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万忠华表示。

果园一旁,是合作社的现代智能化养殖场,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5栋蛋鸡舍已全面实现了饲喂、消毒、清粪、温湿控、光照等全自动化,年产蛋鸡700余吨。走进养殖场,一排排鸡舍干净整洁,光线明亮,看不见粪污,也闻不到异味,这得源于合作社修建的小型沼气工程,1500立方米的沼气池有效解决了养殖场的排污问题,每年可产生18000吨沼液有机肥,用于合作社果园及周边农户基地的灌溉使用,形成—条“畜—沼—果”的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

“用有机肥种出来的果子又大又甜,合作社不仅免费给我们提供沼液,还鼓励引导我们发展精品果园种植,并提供销售渠道。”古洞村村民袁申华笑着说,昭君品牌打响后,基地的农产品基本不愁卖,40多亩精品脐橙,每年能增收8万元。

兴山县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然优质的生态条件为农产品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农人’选择回乡发展农业,帮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深山。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育和扶持,为现代特色农业注入乡村振兴‘活水’”。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