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丨即将开讲!共绘“江城亲水记忆地图”→
江河纵横,湖库密布,武汉自古便与山水相依相伴,“水”见证了武汉的风云岁月,拿捏着武汉的汉腔楚调,让这座城市灵动活跃且富有韵味。
3月26日正值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期间,武汉江滩大讲堂2025季推出首场特别活动,知名作家林东林和多位嘉宾将携新书《唯见长江—一座城和一条江的纪事》莅临汉口江滩蒹葭书店,以护渔员、执法者、学者等20多位长江守护者的视角“重走”长江,讲述武汉段长江大保护背后的个体叙事与集体记忆。
作为武汉市2024年度“雕塑大武汉”主题创作的成果,林东林历时五个月进行深度采访,以非虚构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式,聚焦于长江武汉段的禁渔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主题,通过江滩捡拾垃圾的志愿者、渔民上岸再就业的艰辛、执法人员与非法采砂的博弈等鲜活的故事和细节进行文学呈现,书写了武汉市近十年来的护江和治水实践,以及无数普通人通过深情和大爱呵护长江的伟大史诗。

林东林表示,该作品通过一系列现场采访和田野调查作为内容基础,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深度还原一座城和一条江的纪事,勾勒出江城武汉和它的子民们所呈现的一幅既平凡寻常而又波澜壮阔的护江图景。
“借助于他们对于长江的‘看见’,我们也得以再一次看见长江;借助于他们对于150.5公里的长江武汉段的守护,我们也得以再一次看见6387公里的长江的被守护,共同绘制出‘江城亲水记忆地图’。”
此次江滩大讲堂,还邀请到了书中的多位采访对象进行对谈分享及签名赠书,现场观众均有机会获得赠书。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水务局、武汉市文联、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日报社共同举办,武汉作家协会、武汉文学院、武汉市江滩管理办公室承办。“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是武汉市水务局、长江日报联合推出的百姓身边的水情宣讲阵地,以普及水历史、水文化、水常识、水生态、水科技、水法规、水政策为目的,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
(转载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