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4-07 09:04  |  人民长江报公众号

防汛忙忙 为何清明与水关系密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澜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中

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意境

也蕴含着这个时节特殊的气候特点

细雨绵绵,江河上涨

防汛工作尤为重要

清明与水到底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清明雨水纷纷

清明时节,东亚地区进入春季大气环流调整期。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但仍未完全撤退,南方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当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相遇时,暖湿空气被冷空气抬升,形成锋面云系。

由于暖锋移动速度较慢,一般会带来连续性降水,而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雨。这就是为何清明时节“雨纷纷”,而不是“雨哗哗”。

清明防汛忙忙

农谚有云: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因此当人们看到清明时节的雨水时,便知道要提前做好防洪防涝的准备。

清明前后通常还会伴随强对流天气,如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容易造成局地突发的洪涝和衍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农田渍涝及滑坡和泥石流等。在雨水来临前做好准备,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是防汛部门“天大的事”

防汛办法多多

今年我国已于3月15日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偏早17天。入汛后,水利部门迅速进入“汛期状态”,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持续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根据最新预测,今年长江汛期,流域涝旱并存但总体偏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加强“三道防线”建设尤为重要。

什么是“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负责监测预报云中雨。

第二道防线:雨量站网,负责监测预报落地雨。

第三道防线:水文站网,负责监测预报河中水。

有了“三道防线”的层层递进、联动发力,就能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为洪水防御提供雨水情情报支持。

当然,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也是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力,才能坚决打好水旱灾害防御这场硬仗。

预报——科学监测气象变化,提前发布降雨和水情预报

预警——及时发布气象和水文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

预演——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预案——制定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温馨提示

清明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大家外出赏春的好时节。温馨提醒大家,清明气候变化频繁,出行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因降雨造成道路湿滑、大雾等影响,平安出行,舒心踏春!


(转载自人民长江报公众号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