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泼水”中部“空挡”?十要十不要,请牢记!
7月16日起
我国正式进入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据预测
7月16日至8月15日
我国降雨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那么
“七下八上”究竟是啥?
“七下八上”是在防是什么?
有哪些注意事项?
↓↓↓
什么是“七下八上”?
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有时候“七下八上”的“在岗”时间也可以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约一个月。
每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容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同时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
这与副热带高压有关。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相对稳定地维持在北纬25°以北,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水汽“传送带”,借助其西南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
当然,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澜:太行山脉呈南北走向横亘于华北中部,是东部地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对华北天气系统特别是暴雨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与太行山脉对水汽、暖湿气流的强迫抬升有关。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由于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上,会造成防汛形势陡然紧张。例如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为山东、京津冀及辽宁等地带来大范围强降水。
“七上八下”防什么?
据武汉气象消息
16日夜间至17日
我市局地将有暴雨
并伴有短时强降水
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强降雨增多
暴雨来袭“十要十不要”
一起了解
(转载自国家应急科普宣传公众号、武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