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9-19 09:09  |  湖北省水利厅

特别关注 | 我省抗旱保供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9月16日12时,省防办终止全省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据悉,受降雨、降温等影响,当前全省旱情得到大幅缓解,湖库塘堰总蓄水量175.64亿立方米;因旱饮水受影响人口动态清零,城乡供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农业受旱面积全部清零,时令农作物正常灌溉用水需求总体满足,标志着全省抗旱保供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自8月22日12时启动以来,全省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过程持续26天。

今年以来湖北旱情逐步发展,呈现“四最”态势:1961年以来湖北历史最长高温期,35℃以上高温日数平均4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1961年以来湖北历史最长干旱期,自去年出梅后,遭遇伏秋冬春跨季跨年气象干旱;1969年以来汉江来水最少,丹江口水库平均入库流量位列1969年以来倒数第一位;1932年以来汉江水位最低,皇庄站径流量较同期偏少50%、水位刷新1932年建站以来最低值,城乡供水水厂取水设施跌破最低取水位。全省因旱影响供水人口8616人,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171.19万亩。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全省上下坚持多维分析研判、精准应对挑战,牢牢守住抗旱保供保灌安全底线。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主要领导专题进行研究,及时部署调度。各地各成员单位认真扛牢政治责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科学蓄水、统筹调水、精准供水、应急保水、宣传节水“六水”并用,凝聚起抗旱防灾减灾的磅礴合力。

二是加密会商研判调度

省防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通知,密切跟踪旱情发展态势,组织成员单位联合会商10余次,通过逐流域、逐水库、逐灌区、逐时段开展降雨来水预报和供需水平衡分析,精打细算保障用水需求。聚焦汉江中下游地区密集开展调度,汉江干流五级枢纽联合拦水蓄水,累计填湖补库充渠增蓄水量68亿立方米,有力强化抗旱水源储备。

三是发挥骨干水工程抗旱效益

发挥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抗旱作用,联合调度引江济汉、盐卡闸、鄂北工程等20余处水工程,累计调水6.65亿立方米;高峰期227座闸站、1593座湖库同时投入抗旱,合计补水流量1350立方米每秒,累计补水17.57亿立方米;积极争取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鄂北工程和引丹工程加大供水流量,有效缓解鄂北地区抗旱压力。

四是精细调研精准施策

多次派出工作组摸排汉江沿线城乡水厂和水源工程取供水情况,科学制定低水位期供水保障应急预案429个,通过清淤、延伸取水管、改造取水设施、新建水源等措施保障水厂取水安全;动态摸排农村因旱饮水受影响人口,通过拉水送水3.5万车次、新建临时水源100余处等措施,确保5.3万因旱受影响群众饮水安全。

五是抗旱力量保障有力

本次抗旱响应期间,累计投入抗旱资金7306万元,动员劳力8.64万人次,配备应急保供队伍3121人,启用机动抗旱设备4.39万台(套),在受旱严重地区通过打井取水5325眼、打坝抽水391处等措施,有力保障了3872万亩农田灌溉需求。

下一步,省防办要求各地各单位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加强雨、水、工情监测,强化分析研判,科学调度水工程,做好生活生产用水保供工作,严防旱涝急转,统筹做好全省抗旱防汛各项工作。


(转载自湖北省水利厅)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