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0383号建议的答复
一、江滩各闸口的原功能定位
武汉江滩是武汉城市长江主轴文明景观带的核心,是市委市政府开展城市防洪与环境综合整治、让百年水患变城市风景的典范,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市民热爱武汉最重要的原因。
1954年大洪水后,武汉就拉开了防洪墙建设的序幕,其主要功能定位就是满足防汛抗洪的要求,保护市内城区汛期安全。武汉江滩现防洪墙闸口严格按照防汛技术标准和要求建设,因此大多闸口地面高于市区路面,形成一定高度差,游客需要拾阶而上才能进入江滩游玩,对部分人群造成不便。当初修建了若干坡行闸口,目的是保证防汛物资运输畅通。
汉口江滩现有9个高开闸口是建立在防汛基础上,修建无障碍通道需通过防洪设计需要,并满足无障碍通道的技术标准,否则会留下安全隐患。
二、汉口江滩残疾人通道调整方案
下一步,市水务局江滩办拟考虑在江滩几处闸口增加无障碍通道指示标识、扶手栏杆、无障碍通道等设施。
汉口江滩无障碍通道调整方案
为迎接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展示武汉城市形象,完善公共设施,方便市民出行,减少跌倒受伤可能性,结合功能和景观效果,市水务局江滩办计划采取在江滩内增加无障碍通道指示标识、扶手栏杆、无障碍通道等措施。
一、江滩无障碍通道现状
2002年,武汉江滩开园迎宾,深得广大游客好评。在此过程中,无障碍通行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如临近的两个坡行闸口之间距离较远,导致不方便人群入园游玩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另外高开闸口未安装扶手,老人孩子上楼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无障碍通道数量少的问题,我局在对闸口建设的改造过程中将无障碍通道设计进去。无障碍坡道一般设计时选用1/12的坡道,当高坡达到0.75时,坡度的水平长度是9m。需在坡道中间设深度为1.5m的休息平台。
2016年,水务局对汉阳江滩朝宗门进行改造,技术设计按无障碍坡道标准,完成了对朝宗门建设。由于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技术标准严,对所有闸口进行改造不具现实性。
二、原因分析
因汉口江滩公园建设于2003年开园前,当时设计主要考虑堤防功能,在台阶扶手部分的考虑略有缺失。随着时代进步,市民游客对江滩的喜爱和需求日益增加,江滩服务设施建设也日渐完善,拟考虑在缺失处增加通道指示标识、扶手栏杆、无障碍通道等设施。
三、下步具体措施
一是在园区外戗台设置无障碍通道指示标识。汉口江滩从江汉门到二桥段共12个闸口,其中高开闸口9个,车行闸口2个及坡行闸口1个,2个车行闸口及1个坡行闸口都是可供残疾人车通行。在标识牌上注明距无障碍通道距离和方向,标识牌的规格尺寸为40CM*60CM,由于武汉市迎接军运会沿江大道两边尚未施工完毕,等待施工完成标识牌的安装会全部到位。(标识牌样式见样品)
二是增设扶手栏杆。下阶段我办拟在部分高开闸口步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制作栏杆扶手,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入,提高游客安全度和便利度。
三是充分优化服务意识。我办将加强提高闸口保安主动服务的意识,同时在节假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不便人群在闸口通行时主动协助,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