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2-04-14 16:04  |  长江日报

夏天要来了,江滩能否多增设些救生圈?


“能不能在武汉两江四岸所有建成江滩沿线加密救生圈布局?最好设置在靠江边的路灯处,既显眼又方便。”近日,市民饶先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夏季将至,建议江边能多增加些救生圈。对此,市水务局江滩管理办公室回复称,将现场实际勘察,在市管江滩范围内适当增加救生器材。

江滩的岸边处救生器材较少,市民饶先生建议在岸边路灯杆处设置救生圈。

建议:在临江步道的路灯杆处增设救生圈

饶先生表示,武汉百里江滩市民游客众多,有时难免会出现落水意外,而巡视救援工作人员有限,无法做到即时抵达。“最近就有新闻报道称,一游客于武昌江滩落水,若非刚好有武警战士、民警路过搭救,否则极有可能发生悲剧。”他说。

“我自己会游泳,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进江里救人,我还真没把握。”饶先生说,“更何况许多岸边人并不会游泳,一旦险情发生,如附近有救生圈能尽快抛下,一定能挽救生命。”因此,饶先生建议,武汉两江四岸所有建成江滩沿线加密救生圈布局并置于显眼便捷之处,如每50米设置两个,“最好设置在临江步道的路灯杆处,这样即使是晚上,也能一眼就看到救生圈在哪。”

“或许平时作用未显,而一旦需要时意义重大,而且投入并不算很大。”饶先生说。

探访:临江部分区域救生器材不明显

4月13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汉口江滩探访。在长江二桥下,有不少游泳爱好者正在江中游泳,岸边设置了两个救生圈。这里也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一处值守点,值守点负责人易尽忠告诉记者,长江救援志愿队在江边的值守点都有救生圈,“临近江边的岸上一般都是些沙滩和杂草地,直接放在江边的话不好放置。”

长江二桥下设置有救生器材。

易尽忠介绍,近几日,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队员就接连碰上两起落水事件,一起是在武昌汉阳门处一位女性落水,被队员救了回来;还有一起是在青山二七长江大桥处,一位小伙子在江边有些想不开,也被队员劝回来了。

记者随后来到靠近长江二桥的观芦栈道,这里是一处亲水平台,但未看到有救生器材。沿着汉口江滩从永清门走到五福门,发现沿江岸边有不少人在垂钓,但一路也未发现设置有明显的救生器材。在五福广场通往“知音号”游轮的两处栈桥上,共设有8个救生圈。在洞庭门处的市民大舞台附近,有另一处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值守点,这是一处小木屋,内有简单的救生设备。在临江门附近,有一处亲水平台,上面写有“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字样,但也未看到救生设备。

通往“知音号”的栈桥上有救生圈。

回复:市管江滩范围将适当增加救生器材

对于饶先生提出的建议,市水务局江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称:一直以来,江滩管理办公室高度重视市民游客在江滩游玩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一是利用电子屏、广播系统提醒市民游客注意人身安全;二是在人流量集中及重点部位江边沿线设置警示牌和救生器材;三是加大对重点部位的巡逻密度和宣传力度,劝阻游客请勿下江戏水;四是与长江救援志愿队等救援力量形成合力,借助专业力量增大救援效果。     

该工作人员介绍,市管汉口江滩长7.4公里,共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备30件;市管武昌江滩全长8公里,共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备12件;市管汉阳江滩长3.69公里,共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备15件;市管汉江江滩南岸长3.7公里,北岸长2公里,共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备10件。

“救生器材的设置地点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流量比较集中,如汉口江滩一期大舞台,二期亲水平台,武昌大堤口区域、大草坪区域、汉阳鹦鹉广场区域等处;二是市民游客亲水的重点部位,如汉口江滩一期滩地、汉阳江滩长江大桥区域、汉江江滩清远闸口区域等处。”该工作人员称。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下一步,江滩管理办公室将虚心接受饶先生的建议,现场实地勘察,在市管江滩范围内适当增加救生器材,引导市民游客在游玩时注意安全,避免溺水。


(转载自长江日报)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